8个不健康的吃饭习惯,你中招了吗?

养生 2021-05-28 29人浏览 0人回复

因为快节奏的生活,人们往往忽视了对日常生活中饮食的要求,不健康的饮食习惯,让不少人的健康出了状况。根据《全球营养报告》2018版显示,缺乏营养,体重超标,食物摄入过量等不好的饮食习惯,是导致发病和死亡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,甚至超过了空气污染和吸烟,所以怎么吃出健康绝对是个技术活。

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8个不健康的吃饭习惯,看一下自己是否是个合格的“干饭人”。

1、过午不食

近年来,网上开始流行“过午不食”的减肥保健方法,过午不食,晚饭不吃,对健康有好处吗?首先,一餐混合膳食消化吸收的过程,大概是4-6小时,刚好适合一日三餐,而且人体消化酶的分泌,也有早中晚的节律性。

带着饥饿入睡是美丽的开始

两餐之间间隔太久,从保健的角度讲,对免疫功能、大脑、心脏等都有坏处,而且还不利于血糖的稳定。

2、饭后马上吃水果

饭后不建议马上吃水果,并非是因为水果会把之前吃的食物都阻滞在胃里,当食物进入肠胃后,胃肠道处理和消化食物不会分先来后到,都会一视同仁的进行充分搅拌和混合,一起进行处理。

饭后不建议马上吃水果

而且有些水果热量并不低,饱腹感也比较强,经常这样做,很容易撑着胃,还容易长胖。

3、边吃饭边玩手机

手机已成为大多数人都离不开的东西了,如果一天不看手机,可能就会觉得心里不舒服,总觉得像少了些什么东西,要是有空余的情况下基本都在看手机,很多人吃饭的时候也会看手机。

边吃饭边玩手机

吃饭时看手机,非常容易分散专注力,影响胃口,抑制消化液分泌,妨碍食物消化,时间长了,会引起消化器官功能的减弱。而且吃饭时,若总盯着手机看,会延长进食时间,让你不知不觉吃的更多,也容易长胖。

4、饭后剧烈运动

都说饭后不能久坐,但更不能剧烈运动,因为人在吃饱饭的情况下,胃部血流丰富,这个时候有大量的消化工作要完成,而分配给肌肉的血流量非常有限。

饭后不建议剧烈运动

如果这个时候剧烈运动,会给肠胃造成一定的损伤。所以建议吃完饭一个小时之内不要剧烈运动,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左右,是运动的最佳时期,可以放心运动。

5、经常喜欢吃汤泡饭

有些人在吃饭的时候,觉得米饭太干了,喜欢用汤泡饭吃。

经常喜欢吃汤泡饭

当食物进入胃以后,胃酸开始活跃,正常情况,胃的机械性消化以及协调的化学性消化都没问题,胃酸浓度并不会被改变,但是汤泡饭口感顺滑,容易吃多,不建议常吃。

6、饭后喝酸奶

人们常说的“饭后喝酸奶助消化”,指的是喝酸奶是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,并且其中所含有的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道内的繁殖,对于维持消化系统健康有一定的帮助,能起到间接帮助食物消化的作用。但是,在饱腹的情况下,喝酸奶反而会增加饱腹感,并不能起到助消化的作用,长期如此还可能会导致发胖。

饭后能喝酸奶吗

食物在肠胃里消化,需要消化酶分解食物和胃肠道规律蠕动,然而酸奶并没有这个能力,促进不了肠胃蠕动,也不含消化酶。而且我们从市面上购买的酸奶,益生菌存活的概率极低,益生菌的生存需要很苛刻的条件,酸奶经过运输、储存和销售的过程,活菌基本都被灭杀了。

所以吃饱后立即喝酸奶,反而会加重胃的负担。

7、趁热吃饭

俗话说“民以食为天”,中国人爱吃,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吃饭时还喜欢“趁热吃”。从冒着热气的面条,到馅料热乎的包子饺子,以及滚烫的火锅,中国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“热”这个字。虽然食物趁热吃味道更香,但长期过热饮食却会诱发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。

民以食为天

我们的食道壁非常娇嫩,只能耐受50~60℃的食物,超过这个温度,食道黏膜就会被烫伤,而过烫的食物温度一般都在70—80℃左右,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,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,可形成浅表溃疡。反复地烫伤、修复,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,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。因此,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,在40℃左右。

8、饭后立即抽烟

很多爱抽烟的人,都喜欢在饭后点上一根烟,美其名曰:饭后一根烟,赛过活神仙。其实吸烟对身体的伤害几乎所有人都知道,但是很多人都找各种理由不愿意戒烟。

饭后一根烟,赛过活神仙

其实饭后吸烟会让危害更大,因为吃完饭以后人的身体血液循环会加快,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的状态,这个时候消化系统加速“工作”,当有害物质进入体内时,消化系统会将有害物质快速吸收进入体内,肺部和全身组织对烟雾的吸收能力也会增加。

吃饭也是个技术活,大家一定要健康进食,改掉不好的吃饭习惯,善待我们的胃,毕竟只有胃好了,才能吃到更多美味的食物。

最新资讯

夏日小吊带的百变魔力:解锁清凉与性感的穿搭密码

淘券智选带大家一起探寻夏季小吊带的穿搭奥秘,从纯色小吊带搭配高腰牛仔短裤的简约优雅,到碎花小吊带配阔腿裤的浪漫飘逸,再到蕾丝小吊带与半身长裙的精致柔美,以及运动风小吊带配束脚运动裤的活力酷帅,全方位展现小吊带的百搭魅力。同时分享不同场合的穿搭技巧与进阶搭配秘籍,助你在这个夏天轻松利用小吊带塑造清新、性感、时尚的多元造型,成为街头焦点。

去黑头的全面攻略,从此跟黑头说再见

深入剖析黑头成因,揭示环境污染物、不当护肤习惯等关键诱因,系统梳理温和清洁、科学去角质、精准使用鼻贴与黑头导出液、定期清洁面膜等多维度护理策略,强调饮食调整与健康作息对改善皮肤油脂代谢的重要性,倡导全面护理观念与长期坚持理念,为读者提供从源头预防到深层治理的全方位解决方案,助力摆脱黑头困扰,重拾肌肤健康光彩。

夏季孕妇需警惕的三大健康误区:母体舒适与胎儿安全的平衡之道

三伏天高温下,孕妇因代谢升高更易陷入健康误区。过度依赖空调房易致空气流通不足,影响胎儿供氧;过量食用高糖水果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风险;贪食冷饮可能诱发宫缩与消化问题。科学建议包括空调温度控制在26-28℃、每日水果摄入≤300克、选择常温饮品。此外,需注重防晒、补水和适度运动,通过科学规划饮食与环境,平衡母体舒适与胎儿安全,为母婴健康筑牢防线。

夏天宝宝游泳的十大科学益处与实用指南

夏季宝宝游泳不仅是消暑良方,更是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的科学选择。研究表明,规律游泳能显著提升免疫力,通过水压刺激加速血液循环与免疫细胞生成;同时强化心肺功能,水中呼吸训练可提高肺泡氧交换效率。感官统合方面,水流与光影的多维刺激促进认知发育,而亲子共游则深化情感联结。为确保安全,家长需选择专业泳池并掌握急救技能。科学规划游泳活动,既能释放水域潜能,又能为宝宝体能、心理及社交能力奠定坚实基础。

夏至饮食密码:解锁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营养共振

夏季饮食巧妙融合传统节气智慧与现代营养科学,揭示酸味食材的养生密码。番茄、柠檬、山楂等天然酸味食物富含维生素C、有机酸及抗氧化成分,可增强免疫力、促进消化吸收。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与古法酸梅汤,通过益生菌和植物活性物质调节肠道健康。科学烹饪技法结合分子料理原理,如醋的酯化反应提升肉质嫩度,果酸入菜优化营养留存。针对胃病患者及糖尿病人群,定制化方案平衡酸度与糖分摄入,确保饮食安全。传统饮食科学解析与节气养生现代转化,推动食品工业创新,如冷泡酸汤包与超微番茄粉,重构夏季饮食健康新生态,实现营养与风味的双重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