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摄技巧|景深的改变对拍摄主体的重要性

摄影 2021-07-11 91人浏览 0人回复

景深指聚焦清晰的焦点前后可接受的清晰区域。景深很浅时,焦点是一层非常薄的落在物体上的平面,平行于数码相机中感光元件所在的平面。当影响景深的条件发生变化时,如镜头光圈缩小时,明显的清晰范围就会在镜头焦点平面前方和后方延伸。

通过控制景深,可以控制画面主体及背景环境的清晰度构图的基本法中,经常运用景深虚化处理背景。利用长焦距或大光圈或缩短拍摄距离,营造出浅景深的效果。

浅景深可以虚化复杂的背景,凸显主体。下图采用了比较浅的景深,主体突出, 营造了背景虚化柔美的画面效果。

景深拍摄技巧

一、 影响因素具体拍摄时,照片应使用多深的景深,取决于拍摄者要传达的信息。

三个主要因素:拍摄时光圈的大小;镜头的焦距;相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。

具体关系:

光圈的大小:光圈越大,光圈数值越小,景深越浅;光圈越小,光圈数值越大,景深越深。

镜头的焦距:焦距越长,景深越浅;焦距越短,景深越深。

拍摄距离:相机与拍摄对象距离越近,景深越浅;相机与拍摄对象景深越远,景深越深。

下图表现的是宠物狗的特写,用f/3.2 拍摄,景深浅,对宠物狗的眼睛对焦,完美地表现出狗狗的眼神!

景深拍摄技巧

二、 前景、后景

1、前景对焦拍摄取景时,取景器中的画面都会分为前景和后景。前景就是离相机最近的部分,对前景对焦拍摄,将把前景作为画面的主体突出出来。当画面的背景非常杂乱时,可以对前景进行对焦拍摄,使背景虚化,从而减弱背景的不利影响。而有时前景构图也会使得你的画面有不一样的感觉。

2、后景对焦拍摄后景是镜头中位于主体后面或靠近后边的人或物。镜头画面中,后景与前景相对应,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。对后景对焦拍摄,将会把后景作为被摄主体进行表现,而后景以外的部分都会被虚化。虚实对比强烈的照片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一般来说都要求焦点清晰,让主体清楚地呈现出来,但有目的地在画面中使一部分景物焦点虚化,也是表现的技法之一。

如图,有选择地把前景枝叶放在焦点之外,有意越过前景,只对后方水面中的树林倒影进行对焦,使枝叶变成了陪衬的前景。

景深拍摄技巧

3、控制方法拍摄花丛中的花朵,不同光圈所营造不同景深效果,可见随光圈的变化,画面景深也随之改变。

景深拍摄技巧

4、得到最大与最小景深的方法摄影的基本技术之一是对景深的控制,景深效果对照片的构图影响非常明显。

扩大景深,使所有被摄体在画面上都清晰可见。缩小景深,清晰地表现主要的物体,让次要的物体虚化隐去。

得到最深的景深:;尽量使用镜头的广角端或短焦距镜头;拍摄时,尽量拉长拍摄距离 ,尽量缩小光圈。有时候,拍摄者希望照片中有虚有实,将环境虚化,让主体清晰,采用浅景深技术,即“选择性聚焦”。

得到最小的景深:;尽量使用镜头的最大焦距或用长焦镜头拍摄;尽量距离拍摄对象更近一些 ;尽量使用最大光圈。

景深拍摄技巧

5、通过光圈控制景深虽然3个要素可以控制景深,最具可操作性的还是调整光圈。

改变焦距或拍摄距离,会改变一张照片的整体构图和透视关系。如果一张照片的构图和透视关系已经确定,那就只能通过改变光圈来控制景深了。

景深拍摄技巧

三、调整背景控制虚化程度拍摄距离(镜头和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)起着重要的作用。改变被摄对象与背景的距离时,其他拍摄因素是保持不变的!

改变距离方法:移动相机来改变相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;改变被摄物体与背景之间的距离。画面的景深不会改变,因为背景距离清晰的景深范围更远,所以照片中的背景的虚化效果会更加强烈。

通过改变拍摄距离,可以控制画面的虚化程度。下面两幅照片中,第一张采用俯拍方式拍摄的,花朵与地面距离较近,且地面较暗淡,虚化程度不是特别明显。第二张照片改为侧面平拍,画面中背景较深远,距离拍摄主体更远,画面背景的虚化效果也就更加明显了。

景深拍摄技巧

景深拍摄技巧

四、调整焦距控制景深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来控制景深,但并非首选。焦距越短,画面的景深越深;焦距越长,画面的景深越浅。

实际拍摄中,调整焦距会受到诸多限制,焦距的改变会改变画面的视角与取景范围,而视角往往是决定一张照片构图的最重要因素。如果拍摄对象比较单一,拍摄点可以前后移动,画面中没有明显的透视关系,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。

图中采用广角镜头靠近雕塑拍摄,背景虚化程度不够,依然能看到背景中的元素;退后一些,改用长焦镜头拍摄,画面的景深立刻浅了很多。

景深拍摄技巧

景深拍摄技巧

五、虚化程度的正确理解景深和准确对焦对画面的清晰度非常重要。刚开始玩摄影的朋友们可能会认为,照片中的某个局部要么清晰,要么模糊。

这种理解太过绝对化,图像焦外的模糊程度也是各不相同,可以呈现线性变化,也就是从稍模糊逐渐变为完全模糊。从焦内到焦外,存在着从清晰到逐渐模糊即虚化程度缓慢渐变的趋势。

景深拍摄技巧

景深拍摄技巧

拍摄对象只有处于焦平面时才真正清晰,所有不在焦平面上的点,在照片中都或多或少有些模糊,只是较弱的模糊效果我们无法用肉眼分辨出来。

距焦平面越远,图像越模糊。由于景深不够浅,不在焦点上的景物仍可被清晰地辨认出来,从而削弱了观者对被摄主体的注意力,此时就需要把景深控制得更浅一些。

相反,若需要交代画面的环境信息,如上图,需交代拍摄主体处于赛场看台的环境,景深可控制得深一些,从清晰到模糊渐变,但一些背景元素仍然清晰可辨,观者可以了解拍摄现场的相关信息。作为背景元素,即使焦外区域不太清晰,也能让人们了解照片的拍摄背景和其他信息。

总之,这些教程什么的都是有的,最主要的还是看自己多去使用你的相机,慢慢地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操作中!

最新资讯

青岛八大必游胜地:探秘海滨城市的醉美风情

青岛,这座融合山海胜景与欧陆风情的海滨城市,凭借“红瓦绿树、碧海蓝天”的独特气质成为旅行者的心头挚爱。八大必游景点串联起城市的文化脉络与自然奇观:登顶小鱼山360°俯瞰老城与海岸线交织的画卷,漫步小麦岛礁石群感受离岛的诗意放空,骑行琴屿路捕捉德式建筑与蔚蓝海域的光影碰撞。燕儿岛山公园的嶙峋礁石与生态栈道、奥帆情人坝的海洋主题夜游、崂山道教圣地的三维山海体验,共同诠释青岛的多元魅力。信号山的旋转观景台解码“东方瑞士”建筑密码,百年栈桥则见证着城市与海洋的共生记忆。自由行建议结合季节特色——春赏樱花、夏赴啤酒节、秋观红叶、冬遇海鸥,搭配潮汐规律规划5-7日深度游,解锁这座海滨度假胜地的独家叙事。

春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,科学助力孩子身高飞跃的三大核心策略

春季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期,科学助长需综合营养协同、力学刺激、睡眠优化与肠道菌群管理。通过补充高生物利用率钙源(如发酵乳制品)及维生素D3-K2组合,可提升钙吸收率至75%;纵向运动(跳绳、篮球)通过机械负荷激活骨骺软骨细胞分裂,促进生长激素分泌。深度睡眠阶段(N3期)延长可增强生长激素脉冲强度,需结合室温调节与蓝光管理。突破性研究发现,肠道菌群通过“肠-骨轴机制”影响骨基质矿化,补充特定益生菌株可提升IGF-1水平。全年需系统规划骨密度储备与生长监测,结合数据驱动管理实现身高发育效能最大化。

科学清洗草莓与创意食用指南:从农场到餐桌的全流程解析

春季草莓凭借高维生素C与抗氧化成分成为家庭餐桌的宠儿,但其娇嫩表皮易藏农药残留与微生物。科学清洗需摒弃传统盐或面粉法,采用四步流程:轻柔预处理、水流控压初洗、小苏打与白醋协同净化、终洗后阴干,实验验证其高效去除92%农药。食用场景可拓展至鲜食搭配酸奶、家庭自制低糖草莓酱及创意咸甜料理。选购时认准有机认证,阳台种植推荐抗病品种实现零农药栽培。从清洗到加工,全方位保障草莓安全与营养,解锁春日健康美味新体验。

春季针织衫穿搭全指南,单穿或者内搭都很好看,照着穿就很洋气

今年春季针织衫凭借轻盈质感与多元设计成为衣橱必备,从宽松蝙蝠袖到短款露腰剪裁,兼顾舒适与时尚。针对梨形、苹果形、小个子等不同身型,提供定制化方案:梨形身材可选过臀直筒开衫+高腰A字裙,苹果形推荐冰丝马甲叠穿竖条纹衬衫,小个子则用短款针织衫+微喇裤拉长比例。职场通勤可尝试“三明治叠穿法”,休闲场景以柔雾紫背心碰撞丹宁打造Y2K风,搭配玛丽珍鞋或方头靴强化风格。

探秘北京西郊的“绿色明珠”: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与人文交响曲

位于北京西郊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,距离市区仅20公里,被誉为“京西张家界”,是融合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休闲胜地。占地6000公顷的公园以87%的森林覆盖率成为城市“绿肺”,拥有250余种植物、珍稀野生动物及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,春赏山花、秋观红叶尤为迷人。游客可徒步登山至鬼笑石俯瞰京城全景,或参与露营、垂钓、自然教育等多元化活动。这座“绿色明珠”以生态与文化的双重魅力,成为逃离都市喧嚣、亲近自然的理想之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