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吃粽子,如何才能更健康地享用粽子的美味呢

美食 2022-06-02 37人浏览 0人回复

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,总少不了吃粽子。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或煮制而成的食品,用箬叶(柊叶、簕古子叶等)包裹而成,其主要原料是糯米、馅料,按形状可分为正(斜)三角形、正(斜)四角形、尖三角形、方形等。按口味可分为甜味棕、咸味棕和碱味棕等。按馅料可分为绿豆棕、五花肉棕、豆沙粽、八宝粽、火腿粽、冬菇棕、蛋黄粽、腊肉香肠棕、莲子棕等。

如何才能更健康地享用粽子

不过,吃粽子也有很多禁忌和注意事项,往年因吃粽子而闹出毛病的人不在少数。如果食用不当,很容易消化不良、呕吐、拉肚子,那么,在选购、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,如何才能更健康地享用粽子的美味呢?

一、粽子馅保证“四少一多,杂粮为主”

包粽子时,掌握“四少一多,杂粮为主”的大原则,即少油、少碱、少糖、少盐、多膳食纤维。在原料选择上,增加粽子的纤维质、膳食纤维含量或将糯米混加普通大米。主料糯米以部分杂粮取代,如红豆、薏仁、山药、芋头或红薯等。一方面,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,胃肠排空需时较久,容易造成胃酸过多、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;另一方面,增加纤维质含量,促进胃肠道蠕动,预防便秘,更有益于健康。

粽子馅保证“四少一多,杂粮为主”

肉粽因咸香扑鼻也非常受人们喜爱,但其缺点是饱和脂肪含量高,若能多用瘦肉,甚至以鸡肉、海鲜或鱼肉取代肥肉则更佳。

豆沙粽一般热量较高,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,豆沙粽多经动物油脂炒过,热量可谓数一数二。最好以植物油取代动物油脂,可降低粽子的热量。

二、粽子最好要趁热吃

食用时,粽子要充分加热,煮热变软后才能吃。粽子应趁热吃,加有油脂、肉类、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凉吃,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: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,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,应确保烧熟煮透。

正常成年女子吃粽子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,男子最好不要超过5个。老年人和儿童应适量减少。粽子属于主食,三餐均可食用,早餐甚至更合适。因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,饮食数量较少,清香温热的粽子吃起来方便。素粽子的热量虽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,但毕竟属于粮谷类,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、馒头、面条等主食的食用量,否则会带来过多的能量摄入,引起体重上升,还可能因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。一般来说,吃一个大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。

吃粽时,应搭配蔬菜、水果,如凉拌青菜、水果沙拉等,缓解胃肠道不适,促进胃肠道蠕动,最好不要餐餐以粽果腹,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,餐后来份水果,因为粽子一般只提供6大类食物中的主食、肉类和油脂。

粽子馅保证“四少一多,杂粮为主”

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,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,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,如西瓜等。

三、粽子并非“老少皆宜”

说了这么多,还是需要给大家提个醒:我们常说一些食物老少皆宜,粽子还真不是。粽子好吃,但并非人人都适宜。以下这几类人群就不适宜吃粽子,所以在吃的时候要格外注意食用量和食用方法。

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人群: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、豆沙等,如果不加节制,就会损害胰岛功能,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,加重病情。

患有心血管病人群:肉粽和猪油豆沙粽含脂肪多,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的人吃多了,可增加血液黏稠度,影响血液循环,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,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。

老年人和儿童:粽子多用糯米制成,黏性大,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,极易造成消化不良。如果一定要吃,尽量选择小粽子,尤其是含有粗粮、薯类的粽子和不加油、不加肉的粽子,吃时要细嚼慢咽,便于消化吸收。

粽子并非“老少皆宜”

患消化系统疾病人群: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,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。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,若贪吃粽子,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、出血,使病情加重。过于油腻的粽子,也会引起消化不良、胀气,使疾病加重。另外有胆结石、胆囊炎和胰腺炎的患者不要吃肉粽、蛋黄粽等太油腻的粽子,这是因为这几类粽子脂肪、蛋白质含量高,会加重病情。

最新资讯

青岛八大必游胜地:探秘海滨城市的醉美风情

青岛,这座融合山海胜景与欧陆风情的海滨城市,凭借“红瓦绿树、碧海蓝天”的独特气质成为旅行者的心头挚爱。八大必游景点串联起城市的文化脉络与自然奇观:登顶小鱼山360°俯瞰老城与海岸线交织的画卷,漫步小麦岛礁石群感受离岛的诗意放空,骑行琴屿路捕捉德式建筑与蔚蓝海域的光影碰撞。燕儿岛山公园的嶙峋礁石与生态栈道、奥帆情人坝的海洋主题夜游、崂山道教圣地的三维山海体验,共同诠释青岛的多元魅力。信号山的旋转观景台解码“东方瑞士”建筑密码,百年栈桥则见证着城市与海洋的共生记忆。自由行建议结合季节特色——春赏樱花、夏赴啤酒节、秋观红叶、冬遇海鸥,搭配潮汐规律规划5-7日深度游,解锁这座海滨度假胜地的独家叙事。

春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,科学助力孩子身高飞跃的三大核心策略

春季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期,科学助长需综合营养协同、力学刺激、睡眠优化与肠道菌群管理。通过补充高生物利用率钙源(如发酵乳制品)及维生素D3-K2组合,可提升钙吸收率至75%;纵向运动(跳绳、篮球)通过机械负荷激活骨骺软骨细胞分裂,促进生长激素分泌。深度睡眠阶段(N3期)延长可增强生长激素脉冲强度,需结合室温调节与蓝光管理。突破性研究发现,肠道菌群通过“肠-骨轴机制”影响骨基质矿化,补充特定益生菌株可提升IGF-1水平。全年需系统规划骨密度储备与生长监测,结合数据驱动管理实现身高发育效能最大化。

科学清洗草莓与创意食用指南:从农场到餐桌的全流程解析

春季草莓凭借高维生素C与抗氧化成分成为家庭餐桌的宠儿,但其娇嫩表皮易藏农药残留与微生物。科学清洗需摒弃传统盐或面粉法,采用四步流程:轻柔预处理、水流控压初洗、小苏打与白醋协同净化、终洗后阴干,实验验证其高效去除92%农药。食用场景可拓展至鲜食搭配酸奶、家庭自制低糖草莓酱及创意咸甜料理。选购时认准有机认证,阳台种植推荐抗病品种实现零农药栽培。从清洗到加工,全方位保障草莓安全与营养,解锁春日健康美味新体验。

春季针织衫穿搭全指南,单穿或者内搭都很好看,照着穿就很洋气

今年春季针织衫凭借轻盈质感与多元设计成为衣橱必备,从宽松蝙蝠袖到短款露腰剪裁,兼顾舒适与时尚。针对梨形、苹果形、小个子等不同身型,提供定制化方案:梨形身材可选过臀直筒开衫+高腰A字裙,苹果形推荐冰丝马甲叠穿竖条纹衬衫,小个子则用短款针织衫+微喇裤拉长比例。职场通勤可尝试“三明治叠穿法”,休闲场景以柔雾紫背心碰撞丹宁打造Y2K风,搭配玛丽珍鞋或方头靴强化风格。

探秘北京西郊的“绿色明珠”: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与人文交响曲

位于北京西郊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,距离市区仅20公里,被誉为“京西张家界”,是融合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休闲胜地。占地6000公顷的公园以87%的森林覆盖率成为城市“绿肺”,拥有250余种植物、珍稀野生动物及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,春赏山花、秋观红叶尤为迷人。游客可徒步登山至鬼笑石俯瞰京城全景,或参与露营、垂钓、自然教育等多元化活动。这座“绿色明珠”以生态与文化的双重魅力,成为逃离都市喧嚣、亲近自然的理想之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