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让错误养生“偷走”你的健康

养生 2025-01-07 30人浏览 0人回复

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,传统养生智慧犹如一座宝藏,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指引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迁,一些传统养生观念在现代社会的解读与实践中,却悄然滋生出了误解,让不少人在养生之路上误入歧途。

就拿红枣来说,它在中国传统养生领域堪称 “明星食材”。古有 “一日食三枣,百岁不显老” 的俗语,王阿姨便是听闻 “每天吃一把红枣,可以补气血”,退休后便开启了每日食枣的养生计划。起初,她感觉精神焕发,脸色也变得红润,这似乎印证了红枣的神奇功效。但没过几个月,身体却亮起了红灯,腹胀不适、胃口不佳等问题接踵而至。王阿姨的困惑,也是许多人的困惑:红枣这一传统滋补佳品,为何会带来不适?

红枣这一传统滋补佳品,为何会带来不适?

事实上,红枣在中医典籍里,确实有 “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” 的记载,其富含的维生素 C、铁、钙等营养成分,对改善缺铁性贫血有一定助力,现代科学研究也肯定了这一点。但这并不意味着红枣适用于所有人、可以无节制地食用。中医强调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,人的体质同样如此,不同体质对食物的耐受性各异。只有体质与食物特性相互契合,养生才能事半功倍,反之则可能适得其反。

一、那些被误读的养生法

① 枸杞:保温杯里的 “双刃剑”

枸杞,这颗在养生界红得发紫的 “红宝石”,备受人们青睐。从传统中医理论来讲,它归肝、肾经,有滋补肝肾、益精明目的功效,常用于调理肝肾阴虚引发的腰膝酸软、头晕目眩、视力减退等症状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枸杞,补肾生精,养肝,明目,坚精骨,去疲劳,易颜色,变白,明目安神,令人长寿。” 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,枸杞富含枸杞多糖、类胡萝卜素、维生素 C、锌、铁等多种营养成分,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、抗氧化、抗衰老,对保护眼睛视网膜组织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均有益处。

枸杞:保温杯里的 “双刃剑”

然而,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枸杞也不例外。小陈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,刚步入职场,工作压力大,经常熬夜加班。听闻枸杞养生,便效仿前辈,每天抓一大把枸杞丢进保温杯泡水喝,还时不时干嚼几颗。结果没过多久,他就发现早上起床后鼻子干燥,甚至流鼻血,喉咙也干痛不适。原来,枸杞性温热,过量食用易导致体内火气过旺,尤其是本身阳气较盛、体质偏热的年轻人,若不根据自身情况节制食用,就容易引发上火症状。此外,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的人,过多食用枸杞会加重脾胃负担,致使胃胀、食欲不振;糖尿病患者,因枸杞含糖量相对较高,食用不当会造成血糖波动。所以,枸杞虽好,食用时也需结合自身体质、遵循适量原则,才能真正发挥其养生功效。

② 绿豆汤:解暑圣品的局限

每至夏日,绿豆汤便成为消暑解渴的 “标配” 饮品。绿豆在中医里属寒性食材,具有清热解毒、消暑止渴、利水消肿的作用,能有效缓解夏季暑热带来的烦躁、口渴、小便短赤等不适,还对湿热黄疸、水肿腹胀、痈肿疮毒等病症有辅助调理功效。其富含蛋白质、B 族维生素、钙、铁等营养成分,既能补充夏日人体因出汗流失的营养,又能助力清热消暑,可谓一举两得。

绿豆汤:解暑圣品的局限

但建筑工人老李却因绿豆汤吃了苦头。烈日炎炎下,老李长时间户外劳作,汗流浃背,为防暑降温,他每天将一大锅绿豆汤当水喝。起初感觉挺惬意,可没过几天,身体就出问题了:时常腹痛、腹泻,四肢发凉,精神萎靡。原来,老李本就脾胃虚寒,大量饮用寒性的绿豆汤,寒上加寒,损伤了脾胃阳气,打乱了身体的阴阳平衡。其实,像老李这样脾胃虚寒、体质虚弱之人,以及处于经期、孕期的女性,都不宜过量饮用绿豆汤。即便体质正常者,在饮用时也应把握好量,避免将绿豆汤完全替代白开水,以防寒凉过度,损伤身体。

③ 鱼油:并非万能的保健油

鱼油,作为近年来备受追捧的保健品,源自深海鱼类脂肪提取物,主要成分是欧米伽 -3 脂肪酸,包含二十碳五烯酸(EPA)和二十二碳六烯酸(DHA)。从科学角度看,EPA 有助于降低血脂,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,减少血液黏稠度,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,进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;DHA 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,能促进大脑细胞发育、增强记忆力、改善视力,对胎儿大脑和视力发育意义重大,也有益于中老年人预防认知衰退、维护大脑健康。

鱼油:并非万能的保健油

然而,鱼油并非人人适宜的 “万能油”。张大爷退休后对健康格外上心,看到鱼油宣传得神乎其神,便跟风购买,每日大量服用。一段时间后,他发现身上常有瘀斑,牙龈出血,去医院检查,原来是过量服用鱼油导致凝血功能异常。实际上,鱼油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,本身患有出血性疾病,如血友病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的人,大量食用鱼油会增加出血风险;肝病患者,肝脏代谢功能减弱,过量摄入鱼油可能加重肝脏负担;海鲜过敏者,食用鱼油可能引发过敏反应。此外,鱼油只是日常保健辅助品,不能替代药物治疗,若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、高血脂等,应遵循医嘱,合理用药,将鱼油作为辅助手段。

二、科学养生,从了解体质开始

中医理论将人的体质大致分为九种,分别是平和质、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血瘀质、气郁质、特禀质。其中,平和质是较为健康、阴阳平衡的体质,而其余八种皆属于偏颇体质,需要有针对性地调养。

科学养生,从了解体质开始

以阳虚体质为例,这类人通常畏寒肢冷,手脚总是暖不起来,冬季格外难熬,像吴大爷,即使在室内穿着厚棉衣、盖着厚棉被,仍觉得寒气逼人,还伴有腰膝酸软、夜尿频多等症状。从中医角度看,这是体内阳气不足、温煦功能减弱所致。在饮食调养上,适合多食用羊肉、桂圆、韭菜等温热性食物,为身体补充阳气。像经典的当归生姜羊肉汤,羊肉性温,能暖中补虚、益肾壮阳,搭配生姜散寒温胃,当归养血活血,对阳虚体质者助益颇多。但阳虚体质之人要忌食生冷寒凉之物,如西瓜、绿豆、苦瓜等,这些食物易损耗阳气,加重虚寒症状。

再看痰湿体质,多表现为形体肥胖、腹部松软、痰多黏腻、舌苔厚腻。上班族小赵,工作久坐不动,饮食偏爱甜腻、油炸食品,年纪轻轻便大腹便便,常觉困倦乏力、胸闷腹胀,还伴有头晕、大便溏稀等问题。这是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,水湿内停,聚而成痰。饮食上,应多吃薏苡仁、白扁豆、山药等健脾利湿食物,帮助运化水湿。可将薏苡仁煮粥,每日食用,薏苡仁性凉,能利水渗湿、健脾止泻、除痹排脓,改善痰湿体质效果显著。同时,要少食甜腻、油腻、生冷食物,如蛋糕、油炸物、冷饮等,以免助湿生痰。

又如气郁体质,这类人往往情绪低落、忧郁敏感,多愁善感,常唉声叹气,女性还易出现乳房胀痛、月经不调等症状。年轻女孩小美,因工作压力大,长期心情压抑,逐渐变得郁郁寡欢,食欲不佳,睡眠质量差,还时常胁肋胀满。中医认为,肝主疏泄,情绪不畅易致肝气郁结。饮食上,可多吃佛手、橙子、白萝卜等理气解郁食物,如将佛手切片泡茶饮用,佛手具有疏肝理气、和胃止痛、燥湿化痰功效,能舒缓情绪、改善气郁症状。日常还应注重情绪调节,多参加社交活动、户外运动,让心情得以舒展。

三、依时而养,顺天而行

中医养生讲究 “天人合一”,强调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,人的养生活动应顺应四季的更迭、节气的变化,遵循自然规律,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。

春季,万物复苏,阳气升发,人体的肝气也随之旺盛。肝主疏泄,调节全身气机,与春季的蓬勃生机相呼应。在这个时节,饮食上宜多吃甘味食物,如菠菜、香椿、春笋等,它们就像春日里的甘霖,滋养肝脏;而酸味食物,如山楂、柠檬等则应少食,以防肝气过于收敛。多参加户外活动,像踏青、放风筝、散步等,让身体融入自然,尽情舒展肝气。此外,保持心情舒畅至关重要,可多听舒缓音乐、与友人相聚交流,避免抑郁、愤怒等不良情绪,让肝气得以疏泄。小李在春季坚持每周去公园散步,欣赏春日美景,饮食上注重荤素搭配,多吃应季蔬菜,整个春天都感觉精力充沛,心情愉悦,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。

夏季,骄阳似火,阳气达到鼎盛,人体多汗,心气易旺。心主血脉,统领神明,与夏季气候特点契合。此时可适当食用苦味食物,如苦瓜、苦苣、莲子心等,它们如同夏日里的凉茶,清热泻火、降低血压;辛辣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等则要少吃,以防心火上炎,引发心悸、失眠。多饮凉开水、绿豆汤、淡茶水等,及时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,降温解暑;切忌贪凉,过度饮用冰饮料、吃冰淇淋,以免损伤胃肠。中午适当午睡,哪怕短短十几分钟,也能养护心神,防止中暑。小王每到夏季,总会在午后小憩一会儿,醒来后神清气爽,工作时注意力更加集中,整个夏天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。

秋季,天高气爽,气候干燥,万物收敛,肺气相应旺盛。肺主呼吸,润泽肌肤,此时需重点保护肺气,免受燥邪侵害。多吃润肺食物,如雪梨、百合、银耳、蜂蜜等,它们恰似秋日里的润泽甘露,滋润肺腑,缓解干燥;辛味食物,如葱、姜、蒜等可适当食用,有助于散发肺气,预防感冒;苦味食物则应减少摄入,以防肺气过于收敛,引发咳嗽、气喘。加强运动锻炼,如慢跑、瑜伽、八段锦等,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张女士在秋季坚持每天喝一碗银耳雪梨汤,每周做几次瑜伽,皮肤不再干燥起皮,呼吸道疾病也很少 “光顾”。

冬季,寒风凛冽,万物蛰伏,人体阳气内藏,肾气最为旺盛。肾主藏精,关乎生殖生长,是人体的根基。饮食上多吃黑色食物,如黑豆、黑芝麻、黑米、黑木耳等,这些黑色食物犹如冬日里的暖炉,滋补肾精,延缓衰老;温补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、桂圆、核桃等,能壮阳固本,抵御寒邪;生冷食物,如冷饮、生鱼片等则要避免,防止肾气过度消耗,引发虚寒、腰痛。注意保暖,尤其是腰部、足部等关键部位,睡前泡泡脚,促进血液循环。适当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、室内健身操等,动静结合,避免大汗淋漓,以免伤阳。赵大爷每年入冬后,都会按照医嘱用枸杞、桂圆、红枣等食材煮粥喝,每天出门散步半小时,做好保暖措施,整个冬天身体都暖暖的,很少生病。

四、日常养生小窍门

在日常生活中,一些简单易行的小窍门,就能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先说作息,早睡早起益处多多。夜晚是身体自我修复、脏腑排毒的黄金时段,就像手机需要定期充电一样,人体也需在深度睡眠中为脏腑 “充电”,恢复元气。建议晚上尽量在 11 点前入睡,早上 7 点左右起床,让身体顺应自然的生物钟。午休也不容忽视,哪怕短短 20 - 30 分钟的小憩,都能像午后的一场及时雨,滋润疲惫的身心,提升下午的工作效率,缓解疲劳。

情绪管理同样关键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人们面临各种压力,焦虑、抑郁等不良情绪时有滋生。长期被负面情绪笼罩,会干扰内分泌系统,影响脏腑功能。不妨试试冥想,找个安静角落,每天花 15 - 20 分钟,静下心来,专注于呼吸,排除杂念,让身心在喧嚣尘世中寻得一片宁静绿洲,舒缓情绪、减轻压力。也可培养兴趣爱好,如绘画、书法、摄影等,沉浸其中,忘却烦恼,愉悦心情。

日常养生小窍门

运动养生方面,无需追求高强度、高难度。对于上班族,久坐后起身活动几分钟,伸伸懒腰、转转脖颈、踮踮脚尖,就能促进血液循环,预防肌肉僵硬。八段锦更是传统养生瑰宝,动作舒展优美,如锦缎般行云流水。其招式涵盖身体各个部位,通过双手托天理三焦、左右开弓似射雕等动作,拉伸经络、调和气血、强身健体,且不受场地限制,清晨公园、室内客厅皆可练习。

日常饮食也暗藏玄机。饮食有节是核心,遵循 “早餐吃好、午餐吃饱、晚餐吃少” 原则。早餐宜营养丰富,为一天开启活力之源,可选择全麦面包、鸡蛋、牛奶、水果等;午餐保证充足能量供应,主食、肉类、蔬菜合理搭配;晚餐适量清淡,减轻胃肠夜间负担。此外,细嚼慢咽不可少,充分咀嚼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,利于消化吸收,还能防止进食过量。

养生是一场持久的修行,融入日常生活点滴。从作息规律、情绪调节、适度运动到合理饮食,全方位呵护身心,日积月累,方能收获健康硕果,以饱满精神状态拥抱美好生活。

最新资讯

孕期护肤全攻略:安全与美丽的平衡之道

作为准妈妈,我深知孕期护肤的纠结。激素变化让皮肤敏感、干燥又长痘,可普通护肤品还不安全。但别担心!淘券智选总结了超实用的孕期护肤经验,从选对温和无刺激的产品,到应对各种肌肤问题的妙招,都能帮你在孕期安全变美,快来一起看看吧!

凡士林:冬日护肤宝藏,真相全揭秘

作为一个饱受冬日干燥困扰的人,我发现了凡士林这个宝藏好物!它本是石油钻探副产品,性质稳定。不仅在护肤上保湿效果一流,还能用于家庭护理和医疗领域。虽然网上有它致癌的传言,但其实它安全性很高。不过使用时也有些注意事项,下面就和淘券智选一起深入了解凡士林吧!

解锁冬季美肌密码:告别痘痘困扰全攻略

诸位亲爱的朋友们,冬季一到,痘痘是不是又来捣乱啦?别担心,这次我就给大家支招。从根源上深挖了痘痘产生的气候和生活习惯因素,然后把自己的抗痘秘籍全盘托出,从吃、睡、洗、动各个环节给出妙招。跟着淘券智选的攻略走,这个冬天,咱一起和痘痘说拜拜,重新拥有水润光滑肌!

解锁马桶周边空间,打造极致收纳卫生间

大家是不是总为卫生间收纳发愁?在小户型当道的今天,卫生间面积缩水,杂物却只增不减。别慌,今天淘券智选就来放大招!小编精心搜罗了北欧、日式、工业风等不同风格卫生间的经典设计,带你看马桶上方空间如何变身收纳宝藏区。无论是清新实用的隔板,藏露自如的吊柜,还是便捷随心的收纳架,都能找到适合自家的方案。让你一站式搞定卫生间收纳难题,赶紧跟着淘券智选一起让家更整洁有序吧!

牙齿保卫战:揭秘伤牙食物与护齿秘籍

过年时美食当前,淘券智选的小编也常大快朵颐却忽略护牙。后来才知道,酸性、过甜、精细等九类食物对牙齿危害极大。为了保护牙齿,小编开始保持均衡饮食,注重口腔清洁,定期检查。现在淘券智选的小编就把这些护牙经验分享给大家,一起打响牙齿保卫战 ,助你守护口腔健康,绽放灿烂笑容 。